暂无
记者10日从上海大学获悉,上海大学沪语大模型“小沪”已正式发布,该模型致力于沪语的保护与发展,最终目标是让沪语更好地在人类语言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小沪”是上海大学打造数字城市上海“繁花”大模型的组成部分,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团队开发。
“小沪”是一套整合了语音识别,大语言模型文字生成,以及语音合成三方面功能的交互式AI系统。目前1.0版本阶段专注听说读阶段,可以开展沪语朗读沪语,沪语朗读普通话,普通话—沪语自由对话。经过质量测试,“小沪”的朗读能力可以与行业领航者并肩。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还将推出2.0版本、3.0版本。2.0版本的“小沪”将实现沪语与沪语之间的自由交流,并开发男生沪语、童声沪语等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沪语版本。3.0版本的“小沪”则是用沪语读写能力开发与应用,并增加歌唱和表演功能。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年轻人接触沪语机会的减少,上海话的使用群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年轻一代逐渐不再使用或掌握沪语,保护方言迫在眉睫。
长期致力于上海话推广的朗诵专家、上海大学副教授丁迪蒙表示,上海话既蕴含吴语方言的古音,又包括流行至今的音译词。在她看来,身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通过AI大模型保护和开发沪语,可实现沪语作为上海城市文化更新与文明实践的基础性设施地位和功能。
校方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小沪”应用场景和领域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可以广泛用于沪语AI助手——助老语音服务;沪语主播、沪语语伴、沪语客服;沪语教学平台;沪语电(视)台、沪语——普通话、外语互转互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