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为汇聚各领域、各行业的卫星用户资源,实现卫星应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横向信息交流,中国通信学会于10月23日-25日在京举办第25届“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来自卫星制造商、卫星网络运营商以及研究机构的多名专家齐聚北京,共同阐述、讨论卫星互联网的热点话题。
在25日举行的大会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航天私域大模型“华山”,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到航天领域,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商业卫星管理相关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中科天塔针对卫星在轨管理特别是健康管理中的实际业务需求,自主创新研发航天私域大模型。这一私域大模型以在轨卫星管理专业知识库为基础,搭建航天器操控平台,通过语音、文本互动,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轨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员培训,助力卫星高效智能管理。这也是中科天塔继2022年2月推出卫星健康管理软件之后,再一次在卫星在轨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
中科天塔在健康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综合航天领域的经验积累和大数据,为卫星领域打造的这款航天大模型,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数据分析工作。会上,中科天塔CTO董卫华对新发布的航天私域大模型进行了展示。当发出提问“华山华山,天塔A星在运行中发生过哪些故障?你最好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给我”以及询问“华山华山,天塔A星发生紧急故障,太阳阵输出功率突然降低,请告诉这个情况应该如何处置,向卫星注入什么指令?”中科天塔航天私域大模型即时提供出文字、图标以及代码等答案。
卫星管理,是指对在轨卫星的运行状态、资源分配、业务流量、网络状态等方面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的过程。有效的卫星管理是确保卫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卫星服务稳定可靠,以及支持卫星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每当卫星升空后,便会向地面回传海量的信息,专业的工程师需要对这些解读门槛高、数据量大的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对卫星进行管理。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14-2023年全球卫星累计发射数量为10712颗,从2013年的261颗,增长到2023年的2911颗。2020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20-2023年卫星发射量平均年际增长率为32%。
董卫华提到,当下实际工作中,一个技术人员能管理的卫星数量十分有限。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快速建设,在轨卫星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的人力将无法满足需求。“唯有颠覆性的技术能力、善于利用人工智能优势,才能应对卫星管理数量级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研发航天私域大模型的初衷。”
据董卫华介绍,航天私域大模型“华山”具备自然语言多轮问答能力、实时故障分析预警功能、数据库检索分析功能,能进行卫星领域知识多模态检索和整理、故障归因因果推断分析、生成工作计划文件,以及可以对卫星指令加工和对比,最大化覆盖航天领域中经验化场景。在操作上,可以单机操作、本地服务、离线使用。未来,中科天塔技术研发团队还将持续训练航天私域大模型,让大模型以智能查询、智能分析为基础,高效助力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提升卫星管理效率,实现大规模卫星星座的高效智能管理。
资料显示,中科天塔自2018年正式运营,其核心技术团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航天器在轨管理经验,致力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目前拥有过百项的知识产权。中科天塔总经理曾伟刚表示,未来十年,卫星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中科天塔将继续发挥在专业与技术积累方面的优势,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从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三方面,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服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