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4月15日,由北电数智主办的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启幕。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前景、创新应用、生态发展”三大核心领域,携手产学研用各界共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首日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可信数据安全流通》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核心挑战与破局路径。
邬贺铨院士指出,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今天,超过 80%的人工智能工作是围绕数据展开。数据基础设施,已经和传统网络里的光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网络等等一样,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新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这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
现在大量数据是通过人工智能生成,部分行业甚至超过9成是仿真数据,但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反复迭代会近亲繁殖,不断通过AI生成,然后再生成,最后或导致整个模型的崩溃。因此,大量AI生成数据还需要配至少有10%到20%原始数据。除了数据采集,清洗、去重、标注都工程浩大。
对此,邬院士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构建可信数据空间,让数据提供方把自己数据放到可信数据空间。
会上,邬贺铨院士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数据管理上发挥的重要作用。AI驱动治理工具智能化升级,进而实现数据自动分类分级与资产梳理、风险预测与监控、以及智能合规检查、数据脱敏与隐私保护。
基于前述“数据沙箱”理念,去年7月,北电数智正式对外发布“红湖·可信数据空间”,使政务、医疗等数据在不离开企业的情况下实现利用;同时通过加密计算从全流程确保数据处理的隐私保护,有效突破了政府、企业间的数据壁垒,搭建更加安全、开放、高效的数据交换生态系统;并依托全链路全周期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使用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破解数据的可信、可控、可用和可审能力难题。
今年年初,邬贺铨院士指出,2025年将是我国数据资源建设的元年,也是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元年。在建设数字中国的使命指引下,北电数智将依托公司在芯片、算法大模型等领域的产业积累,持续攻坚可信数据空间领域,加速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协同全产业链生态伙伴共赴AI可信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