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日前,笔者从东阳市大数据发展中心获悉,东阳市已成功在浙江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备案了1个“公共数据赋能优质融资主体识别及监测”数据产品和“不动产登记抵押权”等10项数据资源在内的560万条数据,实现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从“0”到“1”的突破。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有何意义?简单来说,就像居民身份证能证明个人信息一样,登记相当于为公共数据颁发了“身份证”。通过统一登记备案,分散各地的数据获得规范的身份标识,便于后续规范使用,安全流通和开发利用。
自2023年入选浙江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以来,东阳市将金融服务作为首批试点场景领域,成功开发并上线“公共数据赋能优质融资主体识别及监测”数据产品。该数据产品能为银行提供融资主体的资产和经营等关键信息数据,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发现和识别优质融资主体,提升贷款规模和客户数量。同时帮助融资主体简化申请材料和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企业可直接通过“东企通”平台申请贷款,目前“东企通”线上第一笔90万元贷款已完成线上申请和线下审批、放款。
“数据正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来创新开发各类数据产品,并投入市场流通交易。”东阳市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陈皖东介绍。公共数据登记是数据要素价值化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第三方参与”工作机制,构建“标准+流程+审核”三位一体程序规范模式,东阳市实现数据资源登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今年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后续,东阳市将把公共数据资源接入国家平台,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