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渔业大模型“范蠡大模型1.0”发布
佚名 2024-06-17 08:33:43 浏览量:691

6月15日,范蠡大模型1.0 发布暨新质生产力推动京津冀现代渔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国内首个渔业大模型范蠡大模型1.0。

范蠡大模型1.0由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团队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以及全国主要水产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以27种鱼虾蟹贝主养品种水产文本语料为主,辅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形成大规模渔业专业知识语料库,实现渔业多模态数据采集、清洗、萃取和整合等,它不仅能实现丰富的渔业养殖知识生成,还包括水、饵、病、管等多方面多元化的预测、分析和决策。范蟊大模型将为渔业养殖工人、管理经营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人工智能支持,为渔业管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李道亮现场演示了范蠡大模型1.0。大模型分为请问我、请听我、请看我、请决策四个模块,分别代表文本、语音、视频、物联网决策四大场景,用户可以查询渔业的不同应用。针对准确监测和评估鱼类的健康状况和体重异常耗时费力,且可能对鱼类造成伤害的问题,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鱼类体重估计模型,基于摄像头实时捕捉水下鱼类图像和优化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自动完成图像中鱼类目标的检测和定位,通过提取形状、颜色、纹理等多维度特征,以非接触方式实现对鱼类体重的实时、准确估算,同步完成生长及健康状态监测显著提升了测量效率,并减少对鱼类的干扰。

在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强调,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渔业生产将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技术等其他技术结合,将共建一个更加高效精准环保的现代渔业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作题为《水产养殖的中国智慧与现代创新》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养殖渔业的发展过程,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渔业的养捕发展经历,并结合现代渔业发展情况,详细讲述了水产养殖的10项范式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进展及需求为题,讲述了渔业领域精准化和标准化发展,从良种与种业、病害防控、饲料高效利用、养殖技术与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精准化和标准化。

评论
关于我们

数据交易网是围绕数据要素产业进行多边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数据要素领域商业信息服务商,专注于围绕数据要素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究与观察。通过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产业落地,前中后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运营模式,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并传递市场动态变化,为业内外机构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与决策参考。

联系我们

数据业务合作

张先生 / 15109213331(同微信)

媒体广告合作

岳女士 / 18697333678(同微信)

宁夏市场合作(负责人)

何先生 / 17695012803(同微信)


数据交易网
数商研究所
数据官HR

Copyright 2023 西安数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2022006051号-1
关键字:数据交易网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