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推出神经外科垂直大模型,医疗机器人离自主手术还有多远?
金喆 2024-03-20 08:11:18 浏览量:203

在做神经外科手术时,医生不仅必须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还需要非常小心,以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组织。过往,医生基本都是把病人的CT或磁共振影像等资料组合到一起来想象、凭着经验操作,这往往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神经外科手术是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一名独立操刀神经外科手术的医生,年资普遍在20年以上。


大模型似乎找到了解决方向。3月11日,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院AI中心对外发布面向医疗垂直领域的AI多模态大模型CARES Copilot 1.0,目前可以在手术阶段自动识别病灶和解剖结构,对培训年轻医生和教学有实用价值。

临床医生是医疗大模型的受益者,也是评判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冯铭现场演示了CARES Copilot 1.0系统后说,手术大模型和手术导航结合起来,可以为患者提供实时的解剖定位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不过,要实现机器人独立操作手术,还需要较长时间探索。

神经外科有了垂直大模型

尽管医疗大模型有近百种,但由于行业专业门槛高、容错率极低,真正落地到临床诊断的垂直大模型非常少。即便是本次发布的CARES Copilot,也只是1.0版本,主要以识别和辅助医生的功能为主。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院AI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宏斌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该系统的识别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基于三维人体的手术室行为识别算法,能够对人体动作进行判断“他的动作是否合规”;其次是利用大模型的抽象理解能力判断手术到了什么阶段;最后是关键解剖结构识别。

在他看来,只有把识别做准确了,才有可能去辨别手术当中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现在通过这个系统能够把一些关键的解剖结构的识别率提高到80%以上。Copilot 1.0可以在手术中为医生提供判断参考,通过辅助信息让医生操作更为安全。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有超过50个平台公开发布了医疗大模型。刘宏斌说,垂直大模型难以落地临床主要有几个痛点:一方面,现在公开的大模型是用公开的资料训练出来的,临床医生参与较少,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方向满足不了临床诊断需求,医生也没办法完全信任大模型给出的答案;另一方面,医生通常会使用大量文本、影像、视频等数据,很多大模型还是仅以文本语言为主。


“很多大模型回答了问题后,医生没办法确定它的内容是否准确,也不敢用。”刘宏斌表示,Copilot就是要解决这些痛点,1.0版本采用大模型加小模型的方式,可以识别、语义提取图片和文字,并进行更高级的理解。按照他的设想,Copilot 2.0版本将延伸到手术指导,像教练一样提醒和指导医生哪个阶段应该如何操作。

随着更多版本的迭代,未来可能会实现医生与机器有效配合、机器人进行一些非关键手术操作,甚至还有可能由医生书写手术计划、机器人来自主执行方案。刘宏斌也说, “但不是现阶段,估计要一定时间以后才会实现”。

冯铭表示,现在已经有些AI应用能够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比如病例生成、部分疾病早期筛查、术后数据库的病例随访和管理。 “今天发布的(大模型)更专业一些,包括跟机器人后续的结合等,能帮助到医生的,医生为什么会不愿用呢?”

他举例,如果提出术后用药的问题,Copilot会给出精准的答案,比如需要用哪些药、注意哪些激素,都是基于近五年专业的指南和共识。另外,目前用到比较多的大模型存在“幻觉”,每次提问后给的答案不一样,看起来是生成了一段话,专业的人还是能看出问题。但Copilot的答案会更标准, “真理只有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医疗大模型必须足够专业,才能获得医生信任

记者也注意到,在此前的行业讨论中,国内一些医工结合的医院曾表达对AI落地的看法,对于医院方,无法信任AI的原因还是在于准确性问题。

刘宏斌介绍,目前医疗领域垂直大模型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参加医学考试,在USMLE医疗行业测评中(USMLE为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通往美国临床执业的唯一路径),Copilot 1.0的成绩排在第一。早前,谷歌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2在MedQA数据集实现了86.5%的准确率。

这也是Copilot 1.0比其他公开的医疗垂直大模型做得更好的一点。同时CARES Copilot 1.0支持超过100K上下文窗口的长程注意力,能够一次性完成超过3000页的复杂手术教材的高效理解和分析,对年轻医生的培训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康军说,目前看人工智能发展大致上分三个阶段:机器学习阶段、机器智能阶段和机器意志阶段。CARES Copilot 1.0这个系统是专注于神经外科应用的人工智能系统,但它还处于机器学习阶段的早期,相当于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学龄前阶段。未来发展到了机器意志阶段,可能真的由机器人独立完成脑部手术操作,就是机器知道哪里需要切除、哪里需要保留,但这个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和时间才可能达到,至少目前还只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

评论
关于我们

数据交易网是围绕数据要素产业进行多边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数据要素领域商业信息服务商,专注于围绕数据要素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究与观察。通过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产业落地,前中后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运营模式,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并传递市场动态变化,为业内外机构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与决策参考。

联系我们

数据业务合作

张先生 / 15109213331(同微信)

媒体广告合作

岳女士 / 18697333678(同微信)

宁夏市场合作(负责人)

何先生 / 17695012803(同微信)


数据交易网
数商研究所
数据官HR

Copyright 2023 西安数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2022006051号-1
关键字:数据交易网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