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领衔提出大模型「思维」框架!逻辑推理正确率达98%,思考方式更像人类了
佚名 2023-10-02 19:36:54 浏览量:307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领衔的首篇大语言模型论文来了!一出手,瞄准的就是“让大模型像人一样思考”这个方向——不仅要让大模型一步步推理,还要让它们学会“步步为营”,记住推理中间的所有正确过程。

具体来说,这篇新论文提出了一种叫做累积推理(Cumulative Reasoning)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大模型搞复杂推理的能力。

要知道,大模型基于思维链等,可以进行问题推理,但面对“要拐好几个弯”的问题,还是容易出错。

累积推理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个“验证者”,及时判断对错。由此模型的思考框架也从链状和树状,变成了更复杂的“有向无环图”。

这样一来,大模型不仅解题思路更清晰,还生出了一手“玩牌”的技巧:

代数和几何数论等数学难题上,大模型的相对准确率提升了42%;玩24点,成功率更是飙升到98%。

据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介绍,共同一作张伊凡解释了这篇论文的出发点:
卡尼曼认为人类的认知处理过程包括两个系统:“系统1”是快速、本能和情感化的,“系统2”是缓慢、深思熟虑、合逻辑的。
目前,大语言模型的表现与“系统1”更为接近,这也或许是它不擅长应对复杂任务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的累积推理,效果比思维链(CoT)和思维树(ToT)更好。

那么,这种新方法究竟长啥样?我们一起展开看看。

突破思维链&树“瓶颈”

累积推理的核心,在于改进了大模型思维过程的“形状”。

具体来说,这个方法用到了3个大语言模型:

·提议者 (Proposer):不断提出新命题,即基于当前思维上下文,建议下一步是什么。

·验证者 (Verifier):核查提议者的命题准确性,如果正确就将它添加到思维上下文中。

·报告者 (Reporter):判断是否已经能得到最终解决方案,来确定是否结束推理过程。

推理过程中,“提议者”先给出提案,“验证者”负责评估,“报告者”决定是否要敲定答案、终止思考过程。


有点像是团队项目里的三类角色:小组成员先头脑风暴出各种idea,指导老师“把关”看哪个idea可行,组长决策什么时候完成项目。

所以,这种方法究竟是怎么改变大模型思维“形状”的?

要想理解这一点,还得先从大模型思维加强方法“鼻祖”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说起。

这个方法在2022年1月由OpenAI科学家Jason Wei等人提出,核心在于给数据集中的输入加一段“逐步推理”文字,激发出大模型的思考能力。

基于思维链原理,谷歌也快速跟进了一个“思维链PLUS版”,即CoT-SC,主要是进行多次思维链过程,并对答案进行多数投票(majority vote)选出最佳答案,进一步提升推理准确率。

但无论思维链还是CoT-SC,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题目不止有一种解法,人类做题更是如此。

因此,随后又出现了一种名叫思维树(Tree of Thought,ToT)的新研究。

这是一种树状检索方案,允许模型尝试多种不同的推理思路,并自我评估、选择下一步行动方案,必要时也可以回溯选择。


从方法中可以看出,思维树比思维链更进一步,让大模型思维“更活跃”了。

这也是为什么玩24点时,思维链加成的GPT-4成功率只有4%,但思维树成功率却飙升到74%。

BUT无论思维链、CoT-SC还是思维树,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

它们都没有设置思维过程中间结果的储存位置。

毕竟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能做成链或者树,人类想东西的方式往往还要更复杂。

这次的累积推理新框架,在设计上就突破了这一点——

大模型的整体思维过程不一定是链或树,还可以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嗯,有神经突触内味了

△图中的边都有方向,并且不存在任何循环路径;每个有向边是一个推导步骤

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将所有历史上正确的推理结果存储于内存中,以便在当前搜索分支中探索。(相比之下,思维树并不会存储来自其它分支的信息)

但累积推理也能和思维链无缝切换——只要将“验证者”去掉,就是一个标准的思维链模式。

基于这种方法设计的累积推理,在各种方法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做数学和搞逻辑推理都在行

研究人员选择了FOLIO wiki和AutoTNLI、24点游戏、MATH数据集,来对累积推理进行“测试”。

提议者、验证者、报告者在每次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大语言模型,用不同的prompt来设定角色。

这里用作实验的有GPT-3.5-turbo、GPT-4、LLaMA-13B、LLaMA-65B这些基础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情况下应该使用相关推导任务数据专门预训练模型、“验证者”也应加入正规的数学证明器、命题逻辑求解器模块等。

1、逻辑推理能力

FOLIO是一阶逻辑推理数据集,问题的标签可以是“true”、“False”、“Unknown”;AutoTNLI是高阶逻辑推理数据集。

在FOLIO wiki数据集上,与直接输出结果(Direct)、思维链(CoT)、进阶版思维链(CoT-SC)方法相比,累积推理(CR)表现总是最优。

在删除数据集中有问题的实例(比如答案不正确)后,使用CR方法的GPT-4推理准确率达到了98.04%,并且有最小1.96%的错误率。


再来看AutoTNLI数据集上的表现:

与CoT方法相比,CR显著提高了LLaMA-13B、LLaMA-65B的性能。

在LLaMA-65B模型上,CR相较于CoT的改进达到了9.3%。

2、玩24点游戏能力

ToT最初论文中用到的是24点游戏,所以这里研究人员就用此数据集来做CR和ToT的比较。

ToT使用固定宽度和深度的搜索树,CR允许大模型自主确定搜索深度。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24点的上下文中,CR算法和ToT算法非常相似。不同点在于,CR中算法每次迭代最多产生一个新的状态,而ToT在每次迭代中会产生许多候选状态,并过滤、保留一部分状态。

通俗来讲,ToT没有上面提到的CR有的“验证者”,不能判断状态(a、b、c)正误,因此ToT比CR会探索更多无效状态。


最终CR方法的正确率甚至能达到98%(ToT为74%),且平均访问状态数量要比ToT少很多。

也就是说CR不仅有更高的搜索正确率,也有更高的搜索效率。

3、数学能力

MATH数据集包含了大量数学推理题目,包含代数、几何、数论等,题目难度分为五级。

用CR方法,模型可以将题目分步骤拆解成能较好完成的子问题,自问自答,直到产生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CR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定下,正确率均超出当前已有方法,总体正确率可达58%,并在Level 5的难题中实现了42%的相对准确率提升,拿下了GPT-4模型下的新SOTA。

评论
关于我们

数据交易网是围绕数据要素产业进行多边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数据要素领域商业信息服务商,专注于围绕数据要素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究与观察。通过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产业落地,前中后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运营模式,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并传递市场动态变化,为业内外机构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与决策参考。

联系我们

数据业务合作

张先生 / 15109213331(同微信)

媒体广告合作

岳女士 / 18697333678(同微信)

宁夏市场合作(负责人)

何先生 / 17695012803(同微信)


数据交易网
数商研究所
数据官HR

Copyright 2023 西安数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2022006051号-1
关键字:数据交易网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